当石头与石头碰撞出的火花被保存,一个文明诞生了。于是,火种也被视为一种精神,薪火相传。北欧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上天盗取火种。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的英雄,古奥运会采取点燃圣火的仪式,沿袭至今。“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祥云“的文化概念跨越中国千年的时间维度,化为“祥云火炬“……每一个体育盛事、每一支火炬,它的背后从来都伴随着寓意和传说。
华帝从做九运会第一支火炬开始到如今的十二运会,已经连续4届成为全运会的火炬供应商。08年奥运会燃气具独家供应商、亚青会、全运会……据了解,时至今日,华帝已经制造了20把火炬,其中16把火炬均为大型的体育盛宴所定制。随着十二运会举办的时间愈加临近,火炬也进入到紧张生产阶段。近日,笔者从华帝技术中心了解到,4月25日,第一批十二运会火炬将生产出厂。在此前夕,笔者来到技术中心火炬开发部,率先一睹了十二运会火炬的风貌。
“和谐“背后
来到火炬开发部,笔者就明显感觉到那种火热的气氛。火炬开发部经理张文的办公室不时有人来回穿梭,手拿着各种不同的火炬零件。“这个火炬罩头边缘部分有刻痕,不行!我们要的是零瑕疵!““这个地方还要改造一下。“……原来与十二运会火炬同时进入生产阶段的还有第二届南京亚青会的火炬。因为亚青会组委会将火炬的提交时间提前,这可忙坏了华帝的工作人员。张文说:“火炬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时间要求很高,因此我们的中心思想是‘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保证组委会工作的正常推进’。“
趁着空闲时间,张文带笔者观看了十二运会的火炬、火种灯、采火器、点火棒和圣火盆。笔者也因此了解到一些火炬背后的故事。此次十二运会火炬名为“和谐“。由于十二运会在辽宁沈阳举行,根据辽宁的沿海特征,火炬整体造型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海洋中的尖角海螺。火炬上的主体图形选用了龙和凤的元素,组合设计成数字“12“,并用火纹和浪花纹为装饰,与龙凤图共同构成了富有内在动感与张力的正圆,寓意“和谐共生“。整体造型选取银色为外层,红色为内衬,银色和红色相映成趣、合二为一,流线型双层设计富有动感;正是对当代中国勇于创新精神、继往开来品质的准确诠释。
火炬的手柄和火炬口附近都可以看得见祥云图案,手柄处的64个圆点是对祖国建国64周年的美好祝愿,而尤为一提的是火炬口附近的由镂空圆点组成的祥云图,正是华帝火炬开发部的杰作。此次盛会不论是火炬还是圣火盆,其设计图稿都出自辽宁的鲁迅美术学院,再由华帝火炬开发部的技术人员对设计的操作性和技术性进行鉴定。火炬口附近的镂空圆点其实是进气孔,可以给予火炬氧气补充。“我们是2012年4月份竞标成功的,到去年7月份设计方案才出来,前后我们与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多次沟通和修改,直到9月份才确定了现在的方案。我们的原则是基本保持设计师的思想的同时坚持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张文告诉笔者。
时间性、稳定性是关键
在火炬开发部笔者看到的是检测版的火炬。在火炬的表层,还可以看见有几处划痕,火炬口也有明显烧黑的痕迹。张文告诉笔者,划痕是为了检验油漆的附着力和表层的硬度。“我们仅外观的面部涂层就有7个检测:耐水、耐温、耐盐雾……这些都要考虑。火炬口的烧痕就是耐温测试,原则上是连续烧5分钟以内不能变色,7分钟没有明显变色。“而一个火炬的组成从大件来讲就有外壳、内衬、头饰、主件、把手、燃烧器部件,如果从细处分得有60多个小部件。每个器部件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多么繁复的工程可想而知。
火炬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灶具,它更注重于火焰的可视性、美观性以及火炬手的舒适性、安全性等。张文告诉笔者一支火炬从设计稿变成成品要经过多道程序。从评估方案到定调、技术设计、样机(模拟燃烧试验)、确认图纸、开模、送检、直至最后生产,中间环节要经过多项检测。比如说开模阶段就有两方检测,一方面要对研发出的材料、工艺进行检测,一方面要对成品的燃烧技能进行检测。“其实在火炬的生产过程中,最需要注重的是两个方面。先前的时间性是从整体项目的角度来说,如果从技术层面来说的话,那就是安全和质量。“张文说,“火炬关系到的是国家级的事件,会有许多重要人物到场,因此除了生产时间要准确把握,产品的安全、稳定性也十分重要。为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在技术设计环节,对于意外熄火、可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等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在里面。就拿北京奥运会来说,因为火炬传递的范围很大,因此我们要对产品在低温、低压、高温、高压等不同环境下的正常燃烧进行保证。“每当火炬投入到运动会进行使用后,火炬开发部也会派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最后检测、对护卫人员进行培训和全程的技术护卫。
火文化的极致
华帝为什么能成为诸多大型体育盛事的火炬独家供应商呢?是什么成就了华帝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张文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06年成为华帝08奥运竞标小组的一员到成为火炬项目组经理,张文在华帝从事火炬工作已经近7年了,7年的情感倾注让他对火炬有着不一样的情结,这一支支的火炬可能更像他的孩子。
华帝在这一领域能有如此成就,作为其中一员,张文无疑是值得自豪的。他认为,华帝在火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首先是公司层面给予的支持。“火炬对于华帝来说只是宣传性产品,它不是赚钱的,可是公司层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其实做到今天这一步,是缘于总裁黄启均的一句话‘我们要将火的文化做到极致’。因为这样一句话,我们矢志不渝。“其次是从研发到生产有一整套完备的流程去做这样一件事。第三,华帝拥有强有力的管理。“在我之前,负责火炬项目的是华帝的总工程师易洪斌。易工对火炬项目十分重视,直到现在仍然给予我们很多指导。“第四是团结的队伍。“火炬开发部作为这个队伍中强有力的部分,成员们都拥有强大的时间观念和耐压能力。而负责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也是齐心协力。“第五,技术创新。“每一届火炬,我们都会有2项乃至更多的新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创新在其中体现。这其中有华帝还没有使用的新技术,也有市面上还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张文如是说。
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还有128天,明天第一批火炬将驶往通向运动会的路上,当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开幕的时候,那高举的“和谐“火炬该是如何耀眼呢!
“和谐“火炬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