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嘉宾:欧派橱柜重庆总经理 彭晓东
回顾2011
为市场“挖路“ 在“磕磕碰碰“中稳步增长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11年,在国内外市场与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家居行业遭遇前端的压力。欧派作为一家品牌企业,可谓经历大风大雨,而您作为行业资深人士,怎么看待行业的市场发展?
【彭晓东】:今年是“挖路“的一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家居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十几年来一直发展得很迅猛,以致基础不牢,这条高速路上逐渐 “鱼龙混杂“,超载超速、违法乱纪、意外事故等时不时地出现。同时,今年“天公不作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毫无疑问地蔓延到家居业。可以说,种种“内忧外患“使得家居市场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家居业发展之路颇为“沆沆洼洼“。但我相信,今年“挖“,明年“铺“,以后就“平“了。
【记者】: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彭总对家居市场拥有较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那具体来说,欧派的市场状况怎样?
【彭晓东】: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个,店面零售和工程批发。总的来说,在重庆,欧派今年的零售市场较去年有所增长,而工程市场则有些下降。究其原因,欧派的零售市场在稳步增长,得益于平时品牌形象的树立。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欧派早已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能够在市场较为低迷的大环境下依然成为大家的首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工程项目要么延迟,要么取消,欧派在这块市场的下降正是受到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
除了传统市场之外,我们还有一些次要的营销渠道,比如走进小区、设计师渠道、电子商务、电话营销等。通过这些渠道,我们也拥有了许多客户。总的来说,我对今年的市场还是比较满意的。
【记者】:您刚才也谈到“走进小区、电子商务“的营销渠道,但还不是欧派的开发重点。而记者今年给家居行业也带来了很多新事物,比如9月升级上线的网络营销利器装修帮,以及近期在全国15城发布的家居服务进社区战略,得到了众多行业人士的认可与热捧。您对这两个亮点事物有何看法?
【彭晓东】:欧派跟记者已经合作多年了,一直非常愉快。这次记者与时俱进,充分把握市场动态和需求,提出了进社区的战略,我是很认可的。在我看来,家居市场这块大“蛋糕“受到上游的影响而在无形当中“消失“了一角,市场缩水了,竞争肯定就激烈了。相对于以前的盲目“撒网“,进社区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就是针对性强。通过前期收集相关信息,专门针对一个小区进行组合式营销,真正方便、实惠了业主。第二方面,关于电子商务,欧派也将借助记者的资源和平台进一步地开拓市场。总之,我们欧派会与记者一起积极涉及新领域,拓展新渠道,发展新模式。
展望2012
生存之道 综合创新能力备战行业回暖
【记者】:那您再给我们具体预测一下2012年的市场发展趋势呢?
【彭晓东】:不敢说预测,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我首先诚恳地建议“涉世未深“的商人要谨慎止步。因为就今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商品房的成交量确实在下降,可以说,家居业的主战场也在同步缩小。正如今年年初三亚的房地产高峰论坛上,有学者就发出警告,果不其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在不断地收紧,家居业受“牵连“。
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来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乐观面对。其实,家居业相对而言有许多品类仍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只是说由于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的改变而产生观望心理,但市场潜力还是较大的。我相信,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过程中,行业优胜劣汰,最终回归理性,趋于平稳。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记者】:那您认为,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彭晓东】:我认为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重点在两个方面,综合能力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等齐头并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拥有占地23 万平米亚洲最大规模的厨柜制造中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豪迈HOMAG厨柜生产线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下的96道精细分工,2000余个专营商场遍及中国,超过1000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连续十余年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首位。同时还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成立外贸部和出口加工厂,并在美国波士顿建立分支机构。可以说,我们欧派经过十余年耕耘和发展,早已奠定了中国厨柜业的龙头地位,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我们现在的许多客户都是回头客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方面,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比如我们欧派的广告语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追求完美,从每一块原材料开始“、“品味改变生活“、“有家有爱有欧派“、“人生是舞台,衣柜是后台“……我们接下来也会不断地创新,生产出定位合理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来源:搜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