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家风势,可以燎原。作为全屋定制无新意后的模式延伸,各大定制家居企业都纷纷认可并转型到了整家赛道上来,立足自身品牌基因及优势,陆续铺开整家定制之策。
像欧派“高颜整家定制”、索菲亚“整家定制3.0”、顾家“一体化整家定制”等等,从上市企业的最新业绩数据披露来看,整家定制模式确实也带来了较明显的增量,毫无疑问,整家模式仍将是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要略。
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欧派家居业务情况,欧派方面回应整家产品客单值(含配套家具等)超五万元。不难看出,未来关于整家定制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
而一些非上市定制家居企业的整家战略也同样精彩,往往品牌差异化更为浓厚。例如作为川派家居品牌中的杰出代表双虎、伊恋、掌上明珠,其在整家战中的个人特色优化就值得学习和借鉴。
积累雄厚,才能在整家赛道上放开手创新,这句话说的就是双虎。作为家居行业深耕34的国货老牌,其无论是在产品线上还是供应链的整合上都具备先天的优势。
在1989年成立之初,双虎就将板式家具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其后凭借多品牌、多品类的家具产品和大型卖场的优势将质高价优的产品理念牢牢印在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心中,构建了国民级家具品牌的深刻形象。

2010年,双虎将视线落向了还未风靡的定制领域,开始推动着企业由成品向“成品+定制”方向转变,其后的几年里双虎不断在整家的生态链上全面发力,仅在2018年就是实现了工业4.0规模化制造,在生产端构建了超强的供货能力,并在“所见即所得”的装修体验上,以数字化为驱动,与酷家乐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双虎在设计上再度发力,签约意大利设计师团队,将优秀设计与中国制造紧密结合,并借此成功发布“双虎-全屋家具,每一款都出自意大利设计师”的全新品牌概念,以“1+3+N”作为集团的核心发展战略,确定了集团在“双虎全屋家具”、“双虎整装”、“双虎拎包”三种商业模式上的发展思路。

在定制布局完成后,近年来双虎将目光重点落在了整家、整装的全产业打造趋势上,例如近期其首创行业的整家设计买手研选平台“双虎·集+”,在满足消费者“多快好省”的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向装企赋能。
范居士点评:
国民老牌的称号并没有让双虎固步自封,反而在品牌沉淀的基础上以前瞻性的目光不断革新自我,与时代紧密接轨。
从全局的视角来看,双虎在整家赛道的优势是全面发展的,产品上,其包含全品类、全年龄段,凭借着强大的品牌矩阵实现了成品与定制的无界融合,让一站式购物惠及所有消费群体;生产上,与酷家乐深度合作,实现了前后端的一体化;渠道上,以国民品牌的口碑组建了强大的合作阵容。在这样的多效协同下双虎用接近10亿的定制板块产值规模,向激烈的整家竞争中发出了回音。
尽管整家市场当前都在强调差异化竞争,但也有部分家居企业透过整家“整”的核心,选择综合性的打法,掌上明珠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成品向定制再到整家跨界转型的代表性家居企业,掌上明珠的跨界之路从2013年就已经开始。
2013年,其投入1个亿部署定制生产线,3年后,其启动拎包入住试点,完成后端全屋成品家具配套+全屋定制家具生产线的自建;
2016年,在定制风潮下,掌上明珠正式推出全屋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成品+定制一系列产品全面上线;
2019年,其正式官宣“整家设计·拎包入住”整家战略,并对产品进行全面迭代,形成“成品类+定制类+全屋软装”的一站式全屋家居解决方案;次年,其又在整家设计和整家交付上进行升级,巩固“定制+成品”的融合业态;
2021年,掌上明珠发布整家共创模式,重点发力一二线城市的整家渠道整合;
2022年,在Z世代客群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趋势下,其召开颜质主义发布会,推出“优选美家整家套餐”;
2023年,其已经在完成整家生活方式解决方案的构建基础上,提出了真整家4.0概念。

范居士点评:
可以看出,掌上明珠的整家思路是体系化、全面的,首先是对受众生活方式的洞察,紧跟消费需求,研发整家的生活方式和产品,以设计感和体验感的双效协同占领不同时代主流消费群体的心智,同时在终端的营销和交付上,其也通过数字化的拉通,完善整家生态的最后一环。
这种综合性的考究看似面面俱到,没有特色,但实则需要企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协同能力,对于企业本身是极具考验的,而从其定制板块目前已获得超10亿的营收数据来看,全面就是掌上明珠最大的竞争优势。
与前两者厚重的品牌沉淀相比,2008年成立的伊恋,可以算得上是较为年轻的家居品牌,也正是因为拥有较为年轻的品牌历史,使其在锐意创新上具有了无限可能,以“不拘”的品牌态度贯穿发展始终,且这种“不拘”也是体现在其整家战略中的。

当前的整家模式是产品研发能力和供应链、营销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比拼,当家居企业具备以上基础时,则会发展到品牌和整家模式的升级阶段,这是多数企业的选择。但与升维的大趋势不同的是,伊恋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务实主流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主动做自我革命中的降维打击,尽显其“任性”和“不拘”。

在产品研发上,其不主推高品质材料,而是摒弃高成本、高客单值的盈利模式,将产品做“减法”和“标准化”,以降本增效维持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价格。
在品牌定位上,伊恋不在乎阶级的跃升,而是始终将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中产阶级作为品牌的目标客户,以大众化的品牌定位走人口红利的路子。
简而言之,这种“不拘”就是将一切行业花哨的比拼排除在外,以服务消费者的切实需求为唯一准绳,不搞虚招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这样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让伊恋在“高颜高配”、“一站式全屋整装”、“全品类全空间”的整家争夺战中脱颖而出,附上“务实”的个性化色彩。

范居士点评:
从行业来看,伊恋的做法无疑是另类的存在,但在范居士看来,这是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打法,而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生存法则。
行业一味做升维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部分消费群的需求空缺,而作为中小型家居企业,虽具备了智能制造、数字终端服务、高颜高质设计等实力,但与巨头博弈于同一片消费领域还是不明智的。
伊恋的降维打击虽在声势上不算宏大,但实际却是动荡市场环境下,中小型企业维稳制胜的法则,唯有稳扎稳打才能蓄力厚积薄发。
写在最后:
在头部家居企业陷入整家模式白热化竞争的当前,通过剖析非上市企业的另类生存之道也可以为企业发展开阔出新的思路。基于多元的消费需求,市场的供给也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家居企业从自身品牌优势出发,总能找准合适的生态位。
总的来说,市场需要头部家居企业探明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中小型甚至小微企业完善供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大小企业一起协同发力,才能维持行业的良性循环和推动家居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整合自品牌官方渠道,侵删
(文章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