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景区公厕一般不是在很深的弄堂里,就是躲在茂密的丛林中。因为“脏、乱、臭”,人们只能将它偷偷地藏了起来。通常只能闻着熟悉的味道或是顺着长长的人流才能找到它。
但现在的公厕早已不同,不信就看看杭州的这些公共厕所打卡图吧!
1、杭州西湖兰心公厕
去杭州,一定不会错过西湖。去了杭州西湖,也会很难忘记杭州西湖边的兰心公厕。从远处看过去,是一座别有意境,与西湖美景相映成趣的白色房子,分为上下两层。既保留了灰瓦白墙的江南水乡建筑意境,还融合了现代感十足的细节。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不仅外形清雅,走进去更是贯彻了园林艺术一步一景的审美。透过拱门,无论从那一面看去,都是颇有禅意的植物,不知道以为在逛园林。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每走一步都仿佛置身另一个景区,在西湖美景中丝毫不显突兀。进去一看,哦豁!这公厕简直科技感十足。
门口的显示屏,会告诉你实时监测到的公厕内环境数据:温度、湿度、硫化氢、氨气浓度等数据。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白色空间+荧光色标识灯,像是科幻电影里对于未来感的设想。简洁清晰的红绿标识,避免了被“拉门”的尴尬。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纸巾是感应自动出纸,洗烘一体的洗手台水龙头。内设无障碍设施,母婴、婴幼儿、老年人、残障人士需求。为女士专门准备的设计感十足的梳妆区域,实用、贴心。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凑近点看,化妆镜背后竟然还有玄机——后面是一片迷你枯山水。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不仅美观,还有高科技。
潮与臭,一直是公厕的“老大难”问题。
兰心公厕则在公厕的外立面使用了前沿的新型材料——KMEW光触媒板材。
这种板材能在紫外线作用下,将空气中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简单说就是太阳一晒,就能分解掉臭气与毒气。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公厕还开设了超市,自动贩卖机,咖啡厅,充电站……累了还可以歇歇脚。
2、皇后公园的5G智慧公厕
——全国第一座全程无触碰公厕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这个厕所能做到全程不触碰到任何公共部位,取纸,靠刷脸,洗手台的镜子上显示着时间、天气。
只要把手靠近感应器,厕门就会自动开锁、上锁。大厅洗手、烘手、扔垃圾都是感应。实现了全程无碰触,非常满足当下防疫的需求。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感应门
入口处有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如厕通道,人和轮椅一块进去后,它就会像电梯一样,把人送往公厕的1楼。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第三卫生间: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里面大人小孩的马桶、洗手台、扶手、婴儿尿布台都准备妥妥,而且所有智能门上都附有盲文。隔壁是母婴室,采光极好,非常宽敞。
别看母婴室是透明玻璃,进去过后按下一个按钮,透明玻璃就能变成磨砂玻璃效果,隐私性非常好。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一楼还有两间优先供给老人的卫生间,拥有化妆间、更衣间,自助咖啡……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老人专用厕间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化妆间
一楼是主要的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化妆室、老年人专用厕间,二楼则有更多供大众使用的坑位。
3、“大屋顶”下的景区公厕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公厕位于宋城景区古街广场,利用传统小青瓦式的大屋顶一直延伸,试图去解决多股人流交叉、传统外立面融合,以及空间功能组织等多个问题。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两条道路汇至在广场内,利用延伸的大屋顶,将两条道路区分,分散人流进入到公厕内,不仅缓解了高峰期排队的压力,也能为广场上巨大的人流做一个疏导。
外墙的设计同样采用了表面具有“光触媒图层”的陶瓷挂板。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盥洗区
集散广场作为人流交汇点,需要设置灰空间休息区,而单单设置一个休息区依附在公厕外面,又会显得比较不协调。
因此,最终将休息区的屋顶与公厕的屋顶相结合。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休息区
室内则主要以白色和绿色植物为主,在方便清理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的如厕环境。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公厕入口
或许,在不少人印象里,对于公厕的印象还停留在气味难闻,需要捏着鼻子进去。速战速决,因为条件太差一秒都不想多留。景区的公厕因为人流量大,更是可怕……
但显然,杭州的公厕已经决定打破这种印象。它不仅仅是隐晦不可说的如厕之地,更可以是热门打卡圣地,可以休息,或者喝一杯咖啡看风景。
(文章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