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兵分几路调查小区自动售水机,水体样本送检结果显示:相对纯净水杂质较多,处理不够
●声称有七重过滤装备,打开机身竟发现内壁锈迹斑斑;卫生状况堪忧,监管存在真空,机器清理率低
小区自动售水机如果没有人定期维护清理,那么就很容易滋生出一些细菌,人们长期喝这样的水,一定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布吉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先生
“比自来水好喝,比桶装水便宜”———3年前,一种打着饮水新概念的自动售水机,开始在深圳各区、各街道及至大多数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日前,本报深圳读本陆续接到市民相关投诉:自动售水机流出的水“有泥土味”,它的水质到底怎样?自动售水机外壳破旧,周边杂草,它到底有没有人管理?自动售水机怎么进的小区,其中有没有利益链条?自动售水机旁看不到水表电表,它到底有没有**偷水?
针对市民提出的诸多疑问,半个月前,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对深圳罗湖、福田、龙岗、宝安等地各小区的自动售水机进行了全方位调查:在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正规程序,随机抽取了自动售水机水体样本进行了监测,结果并非相关检测报告中的“满分”;联系到号称最早之一成立、权威品牌的自动售水机品牌负责人,要求其现场打开机器,是否真如机身上描述的有7重过滤装备,结果意外发现机内竟锈迹斑斑;通过采访涉事部门管理处等发现,其中除了涉嫌占有小区公共用地,还隐藏着利益链条、侵犯居民知情权等问题……
只见投币取水不见清理机器
只见小区里居民天天投币取水,却从没见过有人清理维护售水机,吴先生担心一家人继续喝这里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一家人对它已形成“饮水依赖”。
宝安民治街道樟坑一区安置了数个自动售水机,每台自动售水机上都印制了一些相关证件,如食品卫生许可证、广东省卫生厅检验报告以及卫生部涉水许可批件等。尽管这些证件相片显得有些模糊,但不少小区居民对此似乎并不是太在意。小区居民刘文章告诉记者,他在这个小区租房居住已近两年,平时家里做饭、烧水所使用的水都是这种自动售水机里的水。
“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这(自来)水的安全。”刘文章说,去年,小区很多楼栋里的自来水发生过泛黄的现象,而且还有点发臭。后经居民了解,自来水管道老化是导致自来水泛黄的原因。当地部分房东曾经开采过自挖井,不少租客表示:因为他们弄不明白自家水管里,流出的究竟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所以为了安全,平时饮水及做饭,都是直接从自动售水机里购买。“虽然这种水比自来水贵,不过比水店里的桶装水还是要便宜一些。”刘文章说,这种水售价低廉,应该比家里用的自来水安全,他喝了两年都没见身体发生什么问题,“应该很安全”。
如果说刘文章喝自动售水机的水属于“逼上梁山”,那么龙岗布吉街道可园小区的罗小姐,则属于生活品质底线的坚持者。“我从来不从小区自动售水机取水喝”。而最终让罗小姐“距自动售水机于千里之外”的,还是她经过长时间打探,最终没有发现有政府部门对这里的水质进行监管;担心水质有问题喝了影响健康。
然而,人世间事情并非都是“非此即彼”,有“痛并快乐着”,也有“喝并痛苦着”———自2008年7月份,大芬油画村附近一小区就引进了自动售水机,这半年多的时间以来,居民吴先生便一直从这里取水喝,但后来他发现:只见小区里居民天天在此投币取水,却从没见过有人来此清理维护售水机。为此,吴先生的心病越来越严重———他担心小区自动售水机的水质存在问题,担心自己一家人继续喝这里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一家人已对它形成“饮水依赖”。
送检结果并不那么“纯净”
从自动售水机后面打开机身,内壁不少地方已经锈迹斑斑,令围观市民担忧水质受此影响。“长期喝不是太好,还不如喝自来水!”该水质检测室有关负责人根据其检测结果称。
“1微米保安过滤器”、“RO反渗透膜过滤器”、“彻底滤除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毒杂质、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等”……记者调查,深圳各小区内的自动售水机身上一般写有详细“制水流程”,最后将处理后的水称为“健康水”,“可直接生饮”等。
“水里有淤泥的味道,应是受到外界的污染!”福田八卦岭居民蔡先生对于自动售水机外壳脏污、周边杂草、垃圾等卫生环境差有意见,并质疑外部环境是否会对机内卫生构成侵蚀,及其机身承诺的“层层处理”是否确有其事,“希望一睹机内乾坤,明白消费”。
4月14日,记者联系到上步路旁一小区内自动售水机负责人,要求其从自动售水机后面打开机身,一睹其“机内真面目”:机身承诺的7道“制水流程”,不过是“藏匿”其中的5道封闭的管子,外观并不能发现其“神奇之处”。而令人意外的是,该自动售水机不知是因年头久,还是乏于内部检查,其内壁不少地方已经锈迹斑斑,令围观市民担忧水质受此影响。针对市民建议在自动售水机上张贴商家自查记录,相关商家回应:以前实施过此举措,但自查记录总被人撕揭,因此未持续下来。
布吉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小区自动售水机如果没有人定期维护清理的,那么就很容易滋生出一些细菌,人们长期喝这样的水,一定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至于小区自动售水机水质的监管问题,陈先生表示,自来水公司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去监管。
福田区八卦岭一小区内的自动售水机,号称是进入深圳最早、有正规执照及是“为数不多”通过相关部门检测的品牌之一。该自动售水机品牌负责人吴先生出具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卫生检验中心)检验报告》等检测检验原件,其中“混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等30余项“判定”,均显示为合格。吴先生还称此水“能达到市面纯净水标准”!
4月7日,记者在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深圳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八卦岭此品牌自动售水机进行了随机取样送检。该检测部门水质监管室对其3升左右的样本水,依据GB17324-2003国家《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及GB5749-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色度”、“混浊度”、“臭和味”、“电导率”、“PH”、“余氯”等20余项目检测。
“长期喝不是太好,还不如喝自来水!”该水质检测室有关负责人根据其检测结果称,样本水“PH”值为6.60,相对于日常自来水偏酸,而水质偏碱会对身体健康好些;样本水“电导率”为13.0,大于GB17324-2003国家《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的同项要求,表明其相对纯净水杂质较多,处理不够。这项检测结果,也使得该品牌水负责人吴先生“能达到市面纯净水标准”的说法不攻自破。另外,样本水的“余氯”检测结果,也大于GB5749-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记者根据检测专家提示,留意到该品牌水相关检测报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卫生检验中心)检验报告》,取样检时间为“2005年8月29日”,距今已3年多,而且并未指出其有效期。而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显示的“批准”时间为2006年5月12日,“有效期截止”2010年5月11日,其间隔达4年之久。
检测专家分析,自动售水机的水源品质不稳定的,相关过滤程序随时间推移而杂质堆积,外界干扰等,都会造成自动售水机水质不稳定。因此其虽然通过相关部门检测,但并不能“一劳永逸”;而应通过不断地自查、监督等来保证其水质趋于稳定水平。
据调查,一些“负责任”的自动售水机商家按标准更换“前置颗粒活性炭过滤器”频率为一周以上,多数商家则超过了这个周期;而其中价格相对昂贵、代表“核心技术”的“RO反渗透膜过滤器”更换周期则更长,往往超过1年以上。另据自动售水机商家透露,水质检查一般至少需要30余项目,全过程耗时长不说,最主要是检测成本高,动辄二三万元以上,因此造成有关商家疲于检测,或者干脆逃避检测。
售水机水电费存在猫腻
管理处主任杨先生否认该自动售水机“偷水**”,其费用由管理处来承担,列入了公共用水和公共用电范畴内。
因为无法直接看到自动售水机的外置水表、电表配置,而其机身通常是“隐秘”地与底下一条自来水管连接,难免使得居民对之产生“偷水**”的猜测。
在罗湖区文华社区海富花园,记者见到,该小区设的一台投币式售水机设在花坛旁边,外接水管道被埋在地下,接入小区,但并不能让人“顺藤摸瓜”看到相关水表。而该物业管理处袁副主任表示,这个饮水机安装已有四五年了,其在小区里设有分表,每个月都会缴纳水费的,每个月平均的用水量是80-90立方米。
记者调查福田区富××居的自动售水机,其机后引水管道连接在小区公共用水的管道上,同上一个小区一样,无法直观到其相关水表及电表等。管理处主任杨先生否认该自动售水机“偷水**”,其费用由管理处来承担,列入了公共用水和公共用电范畴内。
布吉可园小区设置了两台高约2米的自动售水机。“我怀疑这个自动售水机偷用了我们业主公摊的水电。”针对可园居民因无法直观自动售水机水电表而产生的质疑,4月18日下午,记者现场看到该小区内的自动售水机下都连接着有三根白色的PU管,该PU管一头连接着自动售水机,一头则被埋在附近的一块水泥地下。其中在可园三期附近的自动售水机水周边,根本看不到任何水电表装置。
可园物业管理处工程部相关负责人吴工则明确地告诉记者,可园小区内的两台自动售水机都装有水电表,该水电表没有装在售水机附近,这些水电表一般业主是看不到的,只有小区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能看到。吴工说,物业公司按照自动售水机所用的水电,向自动售水机的经营者收取相关的费用,吴工强调,这个水电费,物业公司其实只是代供水供电部门向经营售水机者收取。
售水机进入小区背后的交易
刘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动售水机出售一吨水就至少可以挣到50元,在一个大社区,如果生意好,一个月至少就可以挣到数万元。
小区内的自动售水机,是经过了哪些部门的批准?到底有没有部门对之进行监管呢?
4月6日中午,记者以一名业主的身份,咨询了可园物业管理处客服部的马经理。马经理说是根据部分业主提出的要求,小区管理处才主动联系到自动售水机相关经营者的。双方签订了相关协议后,经营者就在小区装置了自动售水机,并接通了小区水电。至于小区物管处与自动售水机经营者之间的签订的协议具体是如何约定的,马经理拒绝详细作答。
可园社区工作站张站长告诉记者,可园小区自动售水机进小区经营的事情,没人到社区工作站办理任何手续。张站长说,其实,不单是可园小区,关内外很多小区都有很多自动售水机,一般情况下,小区自动售水机经营者都是与小区物业管理处直接联系的。
日前记者以购机客户身份,与某品牌自动售水机“水××”取得了联系。电话中,一名自称姓刘的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专门制造自动售水机的厂家,工厂就设在坂田,在深圳已经销售了数千台自动售水机。刘先生说,目前一台自动售水机的出厂价在8000元左右,购买者只需出钱购买自动售水机,然后再与小区物业管理处协商好,约定给小区物管或相关负责人一定的费用,那么,购买者就可以轻松挣钱了。
刘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吨自来水的价钱只要几元钱,但是自动售水机出售的水一吨至少要60元,除去极少的机器损耗等费用,这样,自动售水机出售一吨水就至少可以挣到50元,在一个大社区,如果生意好,一个月至少就可以挣到数万元。刘先生说,目前在深圳市内外,经营自动售水机的80%是个人,另外20%是由他们厂家直接经营的。刘先生再三强调,经营自动售水机者只要与小区物管协商好,无需向中间环节交纳任何费用,更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经营自动售水机是稳挣不赔的生意”。
记者调查中,没有一家自动售水机商家能够提供相关经营许可证,也鲜有小区物业管理处愿意出具其与自动售水机商家签订的协议,不少管理处还含糊其中的经济利益,称是为广大业主服务,管理处仅是得到保安免费喝水的好处。如此一来,更使得号称可以流出“纯净水”的自动售水机行业,“不纯净”起来,它在广大居民眼前,似乎蒙着一层纱。
对于这种现状,广东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金焰律师的分析,或许一语中的:居民饮用的自来水、市场流通的桶装水或瓶装水等,都明确了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但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未找到相关依据确定对自动售水机水质的监管部门,因此其监管目前处于“真空状态”。针对自动售水机被偷水**的猜测,金律师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肯定回答:因为小区自动售水机一般设在公共用地上,但其水电表等“隐藏封闭”,涉嫌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而根据物权法,小区公共用地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物管公司无权支配和占用,但小区自动售水机,往往是“经管理处点头或签协议后进去的”,因此物管公司有侵占小区公用面积的嫌疑,属于侵权行为,全体业主可起诉撤销相关协议。另外,相关条例约定小区物管公司的经营范围只是物业管理,因此其与自动售水机签订相关协议并提供公共场地等,属于超范围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