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2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简称:中国厨房卫浴展),是继法兰克福展、米兰展之后,亚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性厨卫展会,素有中国“卫浴奥斯卡“之称,是中国厨卫产品内销与外贸的渠道、国际厨卫产品买家首选专业采购平台。本届展会吸引了志邦厨柜、尚尼斯橱柜、月兔橱柜、欧琳家居、好来屋厨柜、皮阿诺橱衣柜、美佳厨柜、诺尔丽橱柜、东方邦太橱柜、金牌厨柜、大自然温莎堡橱衣柜、西泊橱房、澳蓝特整体橱柜、厨壹堂橱柜等参与,这些品牌都在展会现场推出大量足以引领厨卫行业潮流的新品。
2012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上,中华橱柜网记者现场采访了文武咨询叶淦彬。
文武咨询叶淦彬
:叶老师您好,针对我们2011年家居行业形式不是很乐观,您是怎么看待2012年家居行业的形式?
【叶老师】:市场不乐观是共识,主要是受国家房产调控措施的影响,楼市下滑在一线城市比较大,二、三城市下降也不是很明显。这次我们上海展会人流量也不是很大,这反应对市场预期不是很有信心。最近,从领导的讲话来看市场正在放松,我相信市场会回升,到2013年整个市场会有回温暖,象年青一代的80后、90后结婚对房子的需求也是比较大,买家就会买家具,会买厨柜买衣,另外20、30年前买的家具也要更新换代了。从长远看,肯定会增长。
【中华橱柜网】:大家都知道人才是每个企业很重视的问题,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我们家居行业的人才培训的?
【叶老师】:说实话大家对人才不是不重视。对市场培训,我们这个行业很少,我们这个行业人才的流动比较很大,对人的依赖比较高。很多企业就对人才不是很重视,企业怕把你培养起来,你就走了。对企业来说既费时间又没得到多大好处。我去参加上海高峰论坛,志邦孙总讲团队建设这方面,我感觉他讲的非常有道理,志邦这两年发展的比较快跟这个是有关系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培养人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肯定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我们行业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化,我经常说,要降低对人的依赖,又要发挥人的创造性。降低对人的依赖,你就要提供一个平台、工具、环境,让人都会做。在人进来时企业要知道他做了几年,要让他学到一些东西才提升自己。企业对员工要有一个系统的培训非常重要,从专业的技术、从企业的管理、团队的建设这些方面来。企业如果都做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中华橱柜网】:我们企业要更多要更加适应一个行业的发展除了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会更加注重企业管理模式,那你是怎么看待我们企业工厂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叶老师】:我们对工厂管理也做过很多研究,工厂管理比一般企业管理落后,我们的行业门槛低、信息多、随意性比较大。我认为要做好工厂管理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来,你的企业是什么产量、什么设备,做管理你不能把什么先进经验拿来套用,要做相应的改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很多标准的,你要做到灵活。企业要有规则要有变通,没有变通不行,还有团队的建设、环境的改善、工厂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橱柜网】:我们知道整个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发展的,大家居又是我们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对此,叶老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叶老师】:我认为大家居是厨柜、衣柜、家具、卫浴等,我在这个问题上不好说太多,我对其它外围的东西没什么研究。在厨柜、衣柜等这方面全定制是以后我们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如果你只做衣柜,那其它的怎么办,还有再找其它的,现在很多衣柜企业也在做小家具。同时我们研究发现,你如果只做衣柜利润也是比较低的,如果你小的柜子也做起来,那你的整个生产力就提高,大家居对工厂的管理也是很有帮助的,大家可以去研究下,不要把那个做的很单一,要能适应当下市场的变化。企业要生存要靠订单,如果有订单可以把范围做得扩一些、链条做得大一点。
【中华橱柜网】:刚刚你说产业链条要做大,您可以给我们说一下目前定制家居生产模式有哪些?
【叶老师】:今年我们成立的定制家居,对很多问题都是研究过的。研究的结果是生产模式我们认为国内做不到国外的标准化生产,我们的环境、标准都不统一。目前国内已经有人做到了标准化的,但是,那是变通做的,工厂是这么做,可他们通过加盟商、门店进行非标准的操作,这是一种标准化的方式。第两种方式就是以品牌企业的,把标准柜和非标准柜分开生产的。第三种是中小企业的,他们是来一订单做一订单,非常普遍的。第四种是在中小企业运作的甚而之上的,如志邦目前在做的,他们把标准板和非标板分开做,标准板他们用标准的工艺做,用的设备也是比较开的,企业总有一部分是非标的,你要占市场,对于非标就用传统的小型设备去做。我们研究的就是这四种,基本上就是这四种模式,我们的行业基本就是产品、柜子、工艺。
【中华橱柜网】:谢谢叶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行业的经验以及建设性的建议。
【叶老师】:谢谢中华橱柜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