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业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造成广大业主在进行橱柜消费时容易受到利益损害。
来到素有“橱柜一条街”的孺子路,除了科宝博洛尼 等个别前端品牌之外,大凡在南昌市场上“有声有影”的橱柜几乎聚集。从金牌、欧派、方太、海尔等全国知名品牌,到欧亚、月兔、好日子等区域性品牌,还有一些处于第二三梯队的橱柜商家,数十家大小规模,风格各异的橱柜门店让消费业主眼花。同时,和橱柜品牌 的实力相匹配的是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的优劣程度不一,服务好,品牌大的产品价格不菲;相对价格更实惠的又在产品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
橱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而对于那些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来讲,南昌市场现状还不够理想。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行业环境,特别是业主的橱柜消费观念的差异化,让很多商家有着难言之隐。而太多的小品牌、甚至是杂牌对行业市场的冲击更加剧了品牌橱柜 的市场份额。
“本土制造”成为低档橱柜代名词
南昌本土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橱柜生产企业,这个事实一直被淡化甚至被掩饰。尽管橱柜产品的生产特性有异于其他行业,但非本土制造必然导致因产品运输等成本增加。同时,普遍规模小、设备差、工艺原始的生产水准,也让南昌橱柜业 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在市场现状中,绝大部分橱柜商家都不愿提及产品生产地,一般强调在总部或外部生产。业内人士坦言,这也是南昌橱柜业现实真实写照,毕竟相对其他一些城市而言,橱柜业在南昌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本土制造”的方向是不会错的,因为对于南昌消费者来说,橱柜的“本土制造”更符合消费需求。例如月兔、欧亚等品牌,也已经具备“本土制造”的一些基础。
行业缺乏自律 凸显竞争无序
个别品牌被媒体暴光,业内迅速传播,更有甚者特意将报纸复印放大张贴在店堂显眼处;某品牌老总外出多日,就出现其将倒闭转店的传言。在日常销售中,一些商家导购为达成销售,不惜恶意攻击竞争品牌,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诽谤。而行业对此现象却有无可奈何,有人士指出,“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改观,对行业发展而言会是最大的硬伤”.
事实上,橱柜业的无序竞争还暴露出一个行业自律的缺失,橱柜业因发展时间不长,本土品牌又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所以一直来没能形成一个以橱柜业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协会或是机构。各品牌之间很难有机会相互交流,共同为行业发展而有所为。
“消费回扣”就是行业“潜规则”
自华为橱柜 率先提出“拒绝消费回扣”以来,关于行业所谓设计师渠道高回扣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此前,早有个别品牌,甚至是业内领先品牌一直以高返利方式,建立了庞大的家状设计师推介营销队伍。当两种立场近于对立的销售策略,是否反应出橱柜业 的市场竞争的残酷?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橱柜产品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价格?
营销是品牌市场竞争的手段,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提升产品销量,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但无论以何种方式销售产品,消费者利益应该是所有成熟品牌、企业必须放在第一位的。否则,消费者最终要让个别不懂得尊重消费者的品牌从市场消失。
项目研发 80%门窗企业奉行“拿来主义”
最近几年,国内各行各业关门倒闭的中小企业成千上万,半途而废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在很多人看来,企业集体倒闭潮是因为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企业的市场洞察力不足,而企业的洞察力更多的是来自于企业的市场调研团队。
综观整个中国门窗行业,几乎80%以上的门窗企业 在项目研发 上都是依靠自上而下的“拿来主义”,而真正组建了市场调研团队的企业屈指可数。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对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重要程度认识不够或是市场调查不够到位;二是企业实力薄弱,没有能力组建市场调研团队;三是市场上的专业调研员要么心态不好、要么要价太高、要么能力不行。
一个项目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取决于企业对市场发展形势的把握程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市场调查、提高企业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呢?笔者认为,除了项目本身的因素外,企业还应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调查,比如国际环境、国家环境、区域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
门窗企业项目研发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在国际环境层面,门窗企业需要重点了解的是项目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趋势、是否已经被列入反倾销调查范围、未来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等;在国家环境和区域环境层面,则要重点了解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经济走向;在行业环境层面,则要了解行业的市场需求空间、行业利润空间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在企业内部环境层面,则要关注企业的人财物是否到位,其中包括团队建设、制度建设、产品研发和产品定价等等。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减少企业项目开发风险的根本办法就是在决策之前扎实搞好市场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