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正在全欧洲范围内寻找橱柜供应商,但来自德国的德国老牌橱柜品牌艾诺(Alno)并不是他最好的选择。Alno指望中国企业拯救其走出困局的愿望竹蓝打水一场空。11月底,德国市场盛传的中国企业并购Alno橱柜一事无果而终。
放弃德国老牌Alno 但碧桂园对橱柜仍有野心(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的另一主角是来自中国的碧桂园,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起初,由于涉及到中国企业是上市公司,德国Alno始终未透露出是哪一家中国企业。德国媒体一度猜测这家中国企业来源于江苏、浙江或广东沿海一带。
但大家都猜错了。德国市场最终公布这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是碧桂园时,并不是双方联姻成功,而是基于碧桂园果断放弃德国Alno。
Alno指望碧桂园拯救的愿望成空
自今年7月,德国老牌橱柜品牌艾诺(Alno)宣告破产以来,就一直在积极寻求被收购。
据德国经济周刊10月报道,Alno内部传出消息称,有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对艾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据德国施瓦本报上周报道,Alno未能得到最后的机会。中国投资方没有在最后期限前提交文书,收购计划无疾而终。这家来自中国的潜在投资方正是地产大鳄碧桂园。
据悉,碧桂园计划为旗下楼盘的约七十万套住房配备欧洲品牌的整体厨房。为此碧桂园正在全欧洲范围内寻找橱柜供应商。过去几周中,Alno高层一直奔波于中德之间,希望推动艾诺入股,以获得资金。然而几周的接触并没有带来艾诺期望的结果。
11月23日,Alno宣布,最后一家潜在投资商(碧桂园)决定退出。至此,逾九十岁的Alno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在此之前的十一月中旬,Alno为子品牌Wellmann寻求收购也以失败告终。目前除了已经出售的子品牌Pino目前仍在生产,Alno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生产线已经于10月停工。未来几个月内,破产管理委员会将会出售Alno剩余的资产。
Alno高层说,在最初的接洽中,碧桂园看中的是Alno的品牌价值。“德国制造”“百年品牌”在中国一直受到大批消费者的拥簇,德国企业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Alno的高层以及参与过谈判的地方政府人员对碧桂园收购Alno一度很有信心。
但事实情况是,自从2000年第一位非来自创始人家族的董事长上任以来,Alno经历了频繁的股权和高层人事变动;加上Alno高层只关心公司价值而疏于管理,种种因素早已耗尽了Alno积累的口碑与资本。
放弃Alno 但碧桂园对橱柜仍有野心
据施瓦本报的消息,碧桂园起初对Alno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是最后一家与Alno洽谈收购的公司。但经过深入了解,尤其是了解到Alno近十年来的混乱局面之后,碧桂园高层开始逐渐迟疑,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碧桂园在欧洲找到了比Alno更为适合的橱柜品牌,因而最终决定放弃收购。
据悉,在这次交易**Alno淘汰出局橱柜生产商的是一家意大利公司。在此之前,碧桂园已经开始与Alno进行洽谈并起草文书,双方的接洽已经深入到了许多细节,比如未来管理层人选等问题。
普富伦多夫政府发言人罗兰·布鲁克称,他对Alno的结局感到非常失望,直到最后一刻他都深信中国的投资商会拯救Alno。Alno的失败给这一德国南部小城带来了重创。继上个月Alno裁员400人后,其余的一百多名Alno员工也陆续收到了解除合同通知。
在这个只有一万三千余人的小城,短期内失去近六百个工作岗位,对地方经济而言是一场灾难。由于城市规模小,市场十分有限,失业的员工大部分至今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有些员工收到的推荐岗位竟然来自离家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另外Alno仍有巨额工资没有结清。失业的前Alno员工纷纷对媒体表示了失望和愤怒。
尽管这次收购无疾而终,但这恰恰说明了碧桂园对待Alno的理智态度。Alno的衰败说明百年品牌虽然有辉煌的过去,却不一定能拥有未来,碧桂园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此外,碧桂园对Alno的关注,体现出了国内房地产行业对欧洲高端橱柜的巨大兴趣。自国内对房地产行业实行调控以来,中国的地产商开始尝试将业务拓展到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装修、厨电、教育、医疗等都是其中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欧洲橱柜是传统、高质量的代名词。此次碧桂园尝试收购Alno,联系此前中国另一地产商尼盛集团收购德国高端橱柜品牌SieMatic,都是中国地产开发商寻求转型的代表案例。地产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不仅是地产商的新蓝海,也是实现这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契机。未来的中国地产商将有能力在与地产有关的各个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来源:蓝科技 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