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大一轮头部企业资本化浪潮,涉及智能家居概念的企业也站上了资本风口。
继 2018-2019 两年的低潮期后,家居行业再启上市热,去年有 18 家泛家居企业成功上市,而今年截至目前已经有 40 家家居企业递表,7 家企业已挂牌上市,32 家正在排队 IPO。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广义的家居行业总规模超过 4 万亿,在整个大消费领域,这种规模是屈指可数的。
据不完全统计,规模以上家居企业数量高达 6500 多家,整个行业仍然较为分散,集中度有很大提升空间。
家居行业在 2011 年、2014 年、2017 年都出现过上市热潮,每一轮上市潮都伴随行业的变革和集中度的提升。比如在 2017 年资本热捧全屋定制,欧派、尚品宅配等企业趁着风口上市,和 2011 年上市的索菲亚共同形成全屋定制 " 三足鼎立 " 的局面。
但截至目前,A 股家居行业尚没有诞生市值超千亿、营收超 200 亿的大公司。目前行业龙头欧派家居(603833.SH)的市值处于 800 亿元量级,2020 年全年营收为 147 亿元。位居其后的顾家家居(603816.SH),去年营收 126 亿元,市值仅为 400 多亿。
对规模集中度的渴望、对智能家居风口的追捧以及对市场景气度的信心,让不少家居企业判断,现在就是上市的黄金时期。
" 小龙头 " 抢跑规模化
自去年起到今年 7 月,有近 60 家家居企业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家居行业的 A 股上市公司一共仅为 60 家左右。
" 资本化浪潮背后,在家居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中,还未诞生出真正领跑的大企业。多数传统细分行业,都处于‘大行业、小企业’阶段,而这个时候大家都有意借助资本抢占市场。" 深圳一家刚递交招股书的家居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2020 年,泛家居行业一共有 18 家企业成功上市,今年上半年,又有 7 家企业 IPO 通过,这其中不乏家居细分领域的传统龙头企业。
已经成立 28 年的奥普家居是集成吊顶浴霸的行业龙头,2020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5.9 亿,净利润仅为 1.89 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我国集成吊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240 亿元。粗略计算,奥普家居市占率约为 6%。
有 46 年历史的东鹏陶瓷,是国内陶瓷卫浴领头羊,去年回 A 上市,上市公司东鹏控股 2020 年营收 71.5 亿。天风证券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1522 家,主营业务收入 3878 亿元,考虑到规模以下企业,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总营收达 6010 亿元。按照这一总体规模粗略计算,东鹏陶瓷的市占率仅在 1%-2% 之间。
去年在港股成功上市的汇森家居,是中国最大的板式家具出口商,但其市场份额占有率仅为 4% 左右,去年实现营收 39 亿元。
" 大行业、小企业 " 意味着产业有充足的洗牌空间,部分小企业低端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而龙头企业则有望通过资本加持,获取更多资源,创造集群效应。
今年这波递表企业中,这类细分领域传统龙头企业也很多。比如软体家居行业代表性企业慕思,以及木地板行业较为知名的书香门地。
6 月底,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资约 19 亿元。7 月初,书香门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 6.15 亿元。
类似于陶瓷行业,木地板行业也存在集中度过低的问题。根据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 年木地板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行业单一品牌产量占有率最高不足 8%。全国生产木地板的企业近万家,家庭作坊式工厂遍地开花,企业产能低、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设备落后,低层次竞争现象严重。
作为木地板行业规模靠前的企业,书香门地 2020 年的营收仅为 10.28 亿元,在整个市场中份额极小。
因此,很多传统家居龙头企业都在招股书中表示,上市募资的目的是扩大产能、提升技术。
慕思称,资金将用于华东健康寝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数字化营销项目及健康睡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书香门地则称,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 600 万平米实木复合地板建设项目、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营销网络拓展及品牌美学推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中。
科技智能概念站上风口
今年新一批 IPO 的家居企业,还有一类是过去较少出现的。这批企业融资规模小、智能化特征明显,意图借助此轮资本热潮,搭上科技、物联网的风口。
比如目前正在排队等待 IPO 的土巴兔,号称要 " 抢跑 A 股产业互联网第一股 "。
受到国外疫情 " 宅经济 " 影响,去年以来跨境家居电商大爆发,乘着这股热潮,主打跨境家居销售的致欧家居、遨森家居都已申请在 A 股上市。
此外,还有主打 " 家装 3D 云设计第一股 " 的群核科技已递交招股书拟赴美上市,主打全屋智能家居的有屋家居、欧瑞博等企业则选择在 A 股 IPO。
从去年上市企业的经验看,站上智能、科技风口的公司更受欢迎。
去年上市的石头科技,被誉为 " 疯狂的石头 ",其主营主营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他清洁电器研发和生产,将激光雷达技术及相关算法大规模应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国内市场市占率约为 11%。去年 2 月登陆科创板后,IPO 价格 271.12 元 / 股,创下了科创板、A 股股票发行价最高纪录,股价当日报收 497.90 元 / 股,涨幅高达 83.65%。截至目前其股价已高达 1011 元 / 股,累计涨幅超过 300%。
主营业务为智能家居 IoT 云平台的涂鸦智能,去年在美国成功上市,尽管上市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市当日股价仍上涨了 19%,市值竟然高达 900 亿人民币。
智能家居之所以受到资本热捧,是因为这一块市场渗透率低,但被认为前景非常好。一位从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家居普及率不到 10%,全屋智能不到 5%,而仅 2021 年智能家居的销售增速就将在 30% 以上,中国市场预期未来可达 5400 亿元左右的规模。
此外,技术手段的成熟和落地、标准化连接的确立,缓解了玩家众多、协议混杂的行业现状,也让行业前景进一步明晰。
地产、家电头部玩家纷纷入局
家居行业再度掀起上市潮,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行业基本面也在提升。
作为跟房地产行业有较强相关度的下游产业,地产销售的景气度深刻影响着家居行业。而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再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增 27.7%,达到 8.86 亿平米。二手房方面,据贝壳研究院测算,2021 年上半年重点 50 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约 60%。
因此今年以来,家居零售表现亮眼,家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而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受国外疫情 " 宅经济 " 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加速恢复,家居出口订单的火爆程度也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红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轻工和食饮首席分析师花小伟认为,受益于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2021 年家居行业拐点向上、持续成长的趋势十分明确,整装、定制和软体家居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家居零售额同比增 30%,家居出口额同比增长 44.5%。
一家已经筹备上市超过 3 年、目前正在申请创业板 IPO 的企业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这一系列利好消息叠加,业内普遍判断,目前是家居企业上市的黄金期,预计能够获得较高估值。
此外,相比房地产行业进入微利期,家居行业利润则普遍较高,头部企业毛利率在 35% 左右,因而越来越多房地产公司也在布局家居。
今年 7 月 6 日,贝壳找房宣布与圣都家装达成协议,将收购圣都 100% 的股权,总对价不超过人民币 80 亿元,该交易预计将于 2022 年上半年全部交割完成。
房地产龙头碧桂园则成立了家居公司现代筑美,截至目前已经投入 77 亿元打造 4 个智能家居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河南、安徽、四川。此外,碧桂园在广东潮州和江苏扬州还布局了卫浴制造基地,生产智能卫浴、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产品。
除了碧桂园,其它房企如万科、保利、绿地、华润、世茂等也在加速对家居产业的整合。
家电龙头自然也不愿放手家居赛道。近日美的集团就称,拟分拆美智光电在深交所上市,已提交申请材料。美智光电将大力发展智能灯光、智能控制、智能安防和智能吊顶四大核心业务。
而黄光裕归来后的国美,今年也宣布加速发力智能家居,4 月份上线全新的 BIM 智能家装平台——打扮家 APP,今年 6 月则在全国 3400 多家线下门店建设 " 家 · 生活 " 体验馆,介入整体橱柜、智能家电、全屋净水等智能化系统领域。
也因为来自其他赛道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多数头部家居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上市获得资本助力,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文章来源:新浪乐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