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超过60年发展史的荣事达,在发展进程中经历过无数次产业变革浪潮。而今,荣事达再次转变发展思路,运用合伙人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平台,实现价值和利益共享。在迈向智能时代,站在物联网风口的时期,荣事达有着怎样的转型和创新逻辑呢?
荣事达转型智能家居 究竟靠什么打天下?(图片来源网络)
转型三驾马车 驶向“智能家居“
数据显示,到2020年,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成为IT厂商、互联网厂商以及家电厂商等的“兵家必争“之地。而荣事达的三个关键业务:“家电“、“新能源“、“建材“都和“家“有关系,所以当众多不同阵营的厂商都不约而同看上并布局智能家居市场的时候,荣事达把自己的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定位于“智能家居“,成为“智能家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并不让人意外。荣事达集团董事长潘保春表示:“目前,所有希望进入智能家居市场的厂商中,没有建材,而建材是家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荣事达可以用家电企业的互联网技术和思想升级传统建材行业,进入智能家居领域,打造智能家居全价值链,抢占智能家居技术制高点。“
在物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系统和整合的思路,如何快速发现需求聚合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荣事达的三大主营业务在智能家居的新思路下获得了非常好的借力和聚合效益。荣事达副总裁马睿表示,当家电、建材、新能源聚合时,在一个用户家里的时候,用户的成本并没有提高,但是荣事达的成本是下降的。因为一个技术支持和维修人员可以提供三个维度服务,一个维修与技术支持人员只需要跑一趟就能完成过去需要跑三趟的事情,企业的服务成本大幅下降。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多维度的设备、环境数据采集,荣事达就有可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智能家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商、服务供应商“和给客户提供所需空气系统、水系统、看护系统、美食系统的服务供应商,成为一个数据服务+设备制造的供应商。
以单品为突破口 走向全屋智能化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荣事达如何做?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以什么样的路径来推进?马睿透露,荣事达的推进路径是以若干单品为突破口,逐步打造为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商,构建“社交客厅“、“懒人厨房“、“健康卧室“、“聪明阳台“、“超级卫生间“、“智慧书房“、“智爱餐厅“、“智尚衣帽间“、“智能车库“、“智美花园“十大智能家居生态圈。
未来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都将是“生态公司“,所以荣事达的转型也必须是从单品向系统最后向生态延伸。马睿所提及的客厅、厨房、卧室、阳台、卫生间等十大应用场景都将是荣事达的入口层,构建这样智能入口需要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识别和软件交互等技术,然后进入交互层,需要体感交互、无线通信、云存储、智能传感的技术,而核心层将是荣事达的智能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让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所有“家“场景全部智能化。
未来的荣事达其他智能家居应用场景都将以类似的单品到系统到生态的路径来推动,比如智慧书房以智能照明、智能影音设备和智能空气净化器为核心,打造舒适个性化的智能书房。比如智尚衣帽间以智能衣柜、智能镜子和智能除湿机为核心,打造时尚、实用的智能衣帽间。比如智能车库以智能摄像头、智能照明和智能喷头为核心,打造多功能智能安全的智能车库。比如智美花园以智能喷灌、智能摄像头和风光雨传感器为核心,打造安全的可以自动养护的智能花园。
创新资源最大化 聚合产业化提速
物联网市场很大,但也很碎片化,有着典型的场景化特征,很难有一家企业拥有通吃、垄断的竞争力,所以要想成为更大赢家必须有大范围聚合资源的能力,企业之间竞争的是组织资源和聚合资源的能力,能否设计出更吸引人的平台、模式和体制机制,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如何补齐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短板,加快转型步伐?荣事达选择了开放,并认为开放将是最有效聚合创新资源的最好模式,推倒企业的围墙,一方面将荣事达的企业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全面拥抱全社会的创新资源为自己所用。这就是荣事达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的“双创“。在构建智能家居全价值链、成为智能家居环境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清晰目标下,荣事达向全社会公开,让全社会与荣事达共同攻关。
荣事达拥有品牌、资金、渠道、制造等产业化资源,能够让所有的创意快速达到其他社会创新工厂无法企及的产业化能力。而来自大众、来自科研院所等的鲜活创意和荣事达所拥有的技术聚合在一起,相互补充就能产生难以预料的裂变和化学反应。配以“合伙人加事业部“的体制机制,荣事达在没有围墙背景下构筑了灵活却又最紧密最高效的创新利益共同体。
(来源:智能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