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个“家政女王”,英国也有个“家政女神”,她就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美食作家兼主持人奈吉拉·劳森。她写的美食书籍本本畅销,她主持的美食节目个个火爆,风靡欧美。
现年49岁的劳森出身名门,毕业于牛津大学,美丽大方,曾入选全球最美丽女性。在主持美食节目时,性感是劳森的一大卖点。她用微微暴露的着装、诱惑的姿态、撩人的眼神让人们懂得做菜原来也可以这般魅力十足,令人神往,从而成为男女观众纷纷追捧的女厨神,连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都是她的拥趸。《卫报》曾经撰文称,“男人爱她是想得到她,女人爱她是要成为她。”
然而,争议和批评始终伴随着她的成功。有人看不惯劳森那种调情般的主持方式,直斥她企图借美色提高收视率,更有人给她冠以“食品色情女王”的头衔。
近日,有英国医生和营养学家公开批评劳森等电视大厨在向社会推销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再次将这位充满争议的“俏厨娘”置于风口浪尖。
光环
现年49岁的劳森曾毕业于牛津大学,专业为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她的职业生涯是从做记者开始的。23岁那年,劳森加入英国政治周刊《旁观者》(The
Spectator),为该周刊撰写书评和餐饮评论。1986年,年仅26岁的劳森成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文学版副总编。但是很快她就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我登错了台阶。我并不想做管理人员,为了一份薪水,去为冗务发愁,而不是专注于个人的思考”。于是,劳森在这家报社干了不久即辞职,开始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为《每日电讯报》、《旗帜晚报》、《观察家杂志》、《时尚》、《美食家》和《好胃口》(Bon
Appetit)等多家报刊撰写社会类和美食类专栏。
热爱烹调的母亲激发了劳森对于厨房的最初的热爱。少女时代,去美食天堂巴黎的一次旅游则令劳森深深体味到食物是快乐的源泉,自此她对亲自烹制食品的兴趣愈加浓厚。
一次,她应邀参加一个晚宴,结果看到操办晚宴的女主人因为没有做好焦糖布丁而急得哭起来。这让劳森大受刺激,她意识到应该让烹饪变成一段轻松愉快而不是折磨人的时光。
1998年,在丈夫的鼓励下,38岁的劳森发表了第一本美食书《如何吃》,教人们如何为烹煮美食做准备,以及如何节约时间。这本书一炮而红,在英国迅速售出30万册。《星期日电讯报》称其为“近10年来出版的最有价值的美食指南”。

2000年,劳森再接再厉,又推出畅销书《如何成为家政女神》,教人们如何烘焙糕点和饼干,“家政女神”的称号从此不胫而走。《如何成为家政女神》在四个月内就售出18万册。劳森凭这本书夺得英国图书奖“2001年度最佳作者奖”,她的手下败将包括已经出版四部《哈利·波特》系列、炙手可热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
看了她的节目,人们开始懂得:做菜,原来也可以这般性感。
从2000年开始,劳森变身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开设美女厨房,推出的第一个系列是《吃定奈吉拉》。可能因为并非科班出身,劳森做菜非常随意,菜式也以家常为主。曾入选全球最美丽女性的她在镜头前衣着光鲜,性感妩媚,说话风趣幽默,一颦一笑都光彩夺目,而品尝食品的姿态更加富有诱惑力和挑逗性。对于许多观众而言,这是一种跟戴着白色高帽的专业电视大厨们截然不同的风格。看了她的节目,人们开始懂得:做菜,原来也可以这般性感,
魅力四射。第一辑《吃定奈吉拉》平均吸引了190万观众,为劳森赢得了两个美食节目大奖。与之相伴的同名美食书《吃定奈吉拉》迅速成为畅销书,再次创下热销30万册的纪录。
很快,《吃定奈吉拉》电视美食系列被美国电视台买走,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吃定奈吉拉》一书也成为2002年美国市场上的第二大美食类畅销书。
争议
“食品色情女王”
劳森的魅力势不可挡,连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先生都动心了。2003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访问英国,布莱尔夫妇特意请出劳森“掌勺”款待布什夫妇。据称,劳拉是劳森推出的几本畅销书的忠实读者,2002年白宫圣诞晚宴上使用的开胃汤就是从劳森的食谱上学来的。
从2006年起,劳森作为美食评论家的权威地位开始凸显。她在一期节目中称赞鹅油是烹制圣诞大餐必不可少的食材,结果,鹅油立即在乐购等超市热销,比平日多卖一倍。
而当她在另一期节目中提议将梅干运用到一个食谱中后,梅干在英国各大超市的销售量也开始猛增,平均多卖出30%。
还有一次,她将干白葡萄酒品牌——雷司令(Riesling)写入了食谱,雷司令在英国的年度销量立即增加了30%。还有一次,她在节目中提到了阿德沃卡特酒,这种酒同样奇迹般地销量大增。
不愧是语言专业出身,劳森无论写书还是做电视节目,都喜欢用大量生动的形容词介绍美食。有批评家曾总结道:“她对食物的描述堪称形容词大全。”具有讽刺性的是,2007年,一项针对不同食谱的可读性进行的调查显示,劳森在美食书中使用的华丽辞藻让那些阅读能力差的人感到费解。
可以想象,男性观众如何为劳森的风采所倾倒。她只要在镜头前,用舌尖轻舔一下其实卡路里高得不能再高的食物,男性们就觉得心满意足了。奇怪的是,女性观众对她这种性感的主持方式也非常受用。
“我喜欢煮,我喜欢吃,我没有办法抗拒食物。”
有一位有名的英国记者如此形容这位女厨神:“她有着雪白如脂的完美肌肤,亮泽的头发、选美皇后般的身材和光洁的牙齿。”而另一位记者则这样描述她:“她特别美丽、热情、诚实、可爱。”有趣的是,这两位不吝溢美之词的记者都是女性。
为何女性也这么喜欢她呢?按照劳森的解释,“是因为我的身材的缘故”。劳森从来都没有苗条过,她的身材一直是丰满的,因为“我喜欢煮,我喜欢吃,我没有办法抗拒食物。”
近年来,劳森丰满的身材开始成为媒体讽刺的对象。有好事的媒体称,从2000年开始主持电视节目至今,劳森的体重差不多增加了15公斤。还有媒体以此作为劳森烹饪的美食不健康的依据。对这些传言,劳森总是不予置评。
不可否认的是,从不忌讳自己丰满身材的劳森已经成为年轻女孩的“健康模板”,鼓励着体型各异的女人活出自我的精彩。
在获得观众喜爱的同时,劳森随意的主持方式也引起了争议。
2001年,她的第一个美女厨房系列《吃定奈吉拉》登陆美国不久即招致批评。一家美国报纸暗示,对于美国的电视节目来说,这种调情般的主持方式太过火了。一位批评家在《****》这样写道:“劳森性感的丰满身材跟其火爆的主持风格使得跟她学煮饭看起来就像一场纵欲狂欢的前奏。”《达拉斯晨报》则直接批评她在节目中所施展的“个人魅力远远超过了烹饪技巧。”还有批评者曾提到,由于她的个人魅力,在她做烹饪节目时,很多人都盯着她看,根本忘记了学习烹饪。有人干脆指责劳森用美色来提高收视率,甚至给她冠以“食品色情女王”的头衔。
对她主持美食节目方式的指责尚未停止,近日,媒体又传来了对她食谱内容的批评。
11日,英国主要报纸都报道了一则消息:一群医生和营养学家站出来抨击劳森和其他一些电视大厨令英国的肥胖危机加深。他们表示,劳森等人推介的食谱缺乏科学性,实际上是在推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像劳森食谱中的培根鸡蛋派就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容易导致心脏病和肥胖症。
英国官方机构——食品标准局是这群医生和营养学家们的幕后支持者,该局呼吁这些电视大厨们在制作食谱时更关注健康和营养的均衡。
幕后
锅碗瓢盆是她的心理治疗师

劳森常说,做饭是一种治疗方式,厨房从来都是她的避难所,在沮丧的时候,锅碗瓢盆就是她的心理治疗师,而烹饪和享受美食就是抵御压力的利器。
在她外表光鲜、令人艳羡的人生经历背后交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剧命运。
劳森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撒切尔政府的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母亲是以美丽著称的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名媛,来自显赫的犹太家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家族掌控着英国当时最大的食品帝国。
然而,美好的出身并不能保证一个幸福的童年。劳森小时候是个内向的女孩,缺乏安全感,体重曾一度超重。
“我是个问题学生,破坏性很强,而且太容易神经过敏”
9岁至18岁之间,她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而被迫转学9次,被视为异类。“我是个问题学生,破坏性很强,虽然学业优秀但是为人粗鲁,而且太容易神经过敏。”劳森曾回忆道。
她的父亲频频收到老师的告状信,但是刚开始他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有任何破坏性行为,以为老师张冠李戴了。
等在求学路上跌跌撞撞的劳森好不容易申请到牛津大学的学位,短暂的幸福感却又被父母离婚的消息击得粉碎。
1980年,劳森的父母结束了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之后各自再婚。那段时间,劳森跟父亲的关系格外紧张。在政治上,劳森也公开跟父亲唱反调。
在1989年的英国大选中,劳森不仅将票投给工党而非父亲所在的保守党,而且还在报纸上公开批评撒切尔夫人。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我父亲从来没有期望我在任何事情上跟他意见相合。而且,坦白地说,我们从来不怎么谈论政治。”
从小,劳森与母亲的关系就一直磕磕碰碰。劳森曾**,童年的不幸福,皆因与母亲的关系不够谐和。直到成年后,她才学会跟母亲和平相处,但却为时晚矣——劳森25岁那年,她的母亲死于肝癌,死时年仅48岁。
祸不单行,1993年,劳森的亲妹妹死于乳腺癌,死时刚刚三十出头。
悲剧气氛继续笼罩着劳森的生活——4年后,她的丈夫被诊断患有喉癌,她生命中的一堵墙开始慢慢倾塌……
1986年,26岁的劳森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任职文学副主编期间,认识了第一任丈夫——报社同事、记者约翰·戴蒙德。三年后,两人结婚。
与他们熟识的朋友,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初在得知他们两个拍拖后,大家是何等的讶异,因为戴蒙德长相一般,而奈吉拉·劳森“如天使一般美丽”,而且出身不俗。
丈夫助她成为“厨神”,但却无福消受她做的美食
但戴蒙德却是劳森的伯乐,正是他将妻子推向了“家政女神”的宝座。
1994年初,他们的女儿出世,两年后小两口又添了个儿子。劳森在丈夫的帮助下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噩耗突然传来——戴蒙德被诊断患上了喉癌。他先是无法正常进食,之后是无法言语。劳森在镜头前施展魅力烹煮美食,丈夫却早已无福消受,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001年,劳森凭第二本美食书《如何成为家政女神》夺得英国图书奖“2001年度最佳作者奖”。
当时,有评论者暗示,劳森之所以赢得这个奖,是因为她丈夫得癌症快死了,令评委们动了恻隐之心。劳森反唇相讥道:“我不是反对同情,但是我可不想扮可怜。”
丈夫去世时,劳森正在英国第四频道主持美食节目《吃定奈吉拉》。劳森说,为处理丈夫的后事,她请了两星期假,“但是我不相信我会精神崩溃”。然而,据媒体报道,她曾一度陷入抑郁难以自拔。
叛逆
“糟糕的事随时都会发生……不如及时行乐”
劳森的生命中经历过最耀眼的时刻,也经历过至黑的黑暗,所有这些教会她在有生之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以最为明智的方式来生活。
“我想,糟糕的事随时都会发生,所以趁着它们还未发生,不如及时行乐。”劳森曾这样阐释自己的人生信条。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信条,劳森很快又有了被人视作“离经叛道”的举动。
丈夫去世后不到9个月,劳森就搬进丈夫的密友——广告业大亨兼收藏家查尔斯·萨奇的豪宅与之同居。没多久,两人结婚。有传言称,早在丈夫患癌期间,她就已经与萨奇“勾搭成奸”。
“我经常在家穿着难看的衣服和运动鞋走来走去,不化妆,也不梳头发。”
现年67岁的萨奇是英国最富有的男子之一,拥有1亿英镑身家。他还是英国最有名的收藏家,仅收藏的艺术品就价值上千万英镑。而劳森本人也拥有1500万英镑的身家。
尽管被尊为“家政女神”,但是,劳森并不喜欢戴这顶高帽,因为除了厨艺高强外,她对其他的家政并不很在行,不仅家里凌乱,而且,在家时她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我经常在家穿着难看的衣服和运动鞋走来走去,不化妆,也不梳头发。”
劳森的父母都是犹太人,但是她从小就不信教,是一个无神论者。她喜欢看男人们爱看的足球比赛,是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铁杆粉丝;还是为年轻女性设立的抗乳腺癌慈善组织——“薰衣草基金会”的支持者。
2001年,劳森拒绝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授予的大英帝国勋章。作为终身贵族的女儿,虽然她可以使用“奈吉拉·劳森阁下”这一尊称,但是她从来不曾使用。
去年底,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劳森又因为公开鼓吹穿皮草而引起非议。劳森还说过,她愿意杀一头熊扒下它的皮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