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家档案 主人:胡先生
采访胡先生的时候,他身穿亚麻的中式对襟上衣,衬上圆润饱满的板寸头,一派慈眉善目。与时下叛逆、前卫的艺术青年完全不同,相反,更像一位温良豁达的长者。尽管未及不惑之年,但举手投足间,随意中又流露出勤思者独有的沉稳。
他的家在珠江新城誉峰一栋高层建筑内,约有200平方米的空间,清一色的明清古典家具,加上窗棂、灰砖、趟栊等这些传统旧宅的建筑构件,装满一屋子的风光和雅。
他家的美是中式古典之美。这种美既源于他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爱好和收藏,也来自他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意境的追求与向往。年少时,他练过书法、学过绘画,却未能领悟传统的精髓,哪怕是收藏,也只重形式不问内涵。如今,时光荏苒,年岁渐增,本来曾不屑一顾的红木,却让他感受传统文人雅士的满腹才情,仿若陶潜诗中的范菊之篱、巴金笔下的春起秋落、梅老调里的双宿双栖,他说,“一旦沉醉,便难以自拔。”
客厅:
灰砖墙古朴俊雅 船木地板厚实温润
砖墙、青牛皮沙发、船木地板、黄花梨大方几、罗汉床,均透出古朴禅意。
走入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灰砖墙,颇类似广东地区常见的青砖,但质感更为细腻、生动,别有一番与众不同的古朴和俊雅。胡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特地从上海砖窑买回来的。“当地土质很有特点,经砖窑烧制后,纹理、色泽呈现出一种深沉感,而且时间越长会愈发光亮。”
客厅地板尤为独特,全部采用3厘米厚的菠萝格船木铺就而成,踩在上面,如同踏上旧船甲板,一种厚实温润直触脚底。一套米黄色的转角沙发,据说是采用全青牛皮,在白砖墙和灰砖墙间形成自然过渡,并使客厅不失于晦暗阴郁。坐镇中央的是一张虎爪造型的非洲黄花梨大方几,阳刚大气又异常沉实。摆放的茶盘也独具特色,是由一块椭圆石头打磨成的,上面雕刻着悬崖峭壁、云海石松,在细腻的波浪纹中浮隐乍现,格外雅致。
罗汉床禅深幽静 透雕屏风精巧雅致
非洲黄花梨的透雕屏风
在客厅向阳的一面,挂着两道竹编垂帘,透过缝隙可见阳台上的树影婆娑,尤其在黄昏或清晨时分,坐在客厅中,就能捕捉自然光影的神奇变化。在玻璃窗的边上,摆放着一张越南黄花梨的罗汉床,正中的矮几上站着一地藏菩萨,在这一塌清风中,又增添了几分禅深幽静的韵味。
在靠近餐厅的一面墙上,则铺上一整块中式的透雕屏风,两者中间巧妙地嵌入了一面镜子。据胡先生介绍,这样既能勾勒出雕花的线条,又能让实墙显得“透气”。而屏风用的是非洲黄花梨,因其质地坚硬,雕琢时颇费工夫,为了做到精细工整,只能手工一格一格打上去,据说光这道工序就花了一个多月。
在前面一张越南黄花梨案几上,摆放着一尊手执长柄大刀的关公像。这是胡先生10年前花5000元从福建一家木雕厂买的,现在看来很值。“老香樟木,宽料一件过,造型尤为漂亮,像旧时老师傅的做工,目前市面上已很难找到了。”
餐厅:
老宅门做餐桌椅 清代朝服当锈枕
罗汉床、大方几、石茶盘,一塌清风吹起禅深幽静。
坤甸木的餐桌与铁力木餐椅。
胡先生拆了旧时大宅两扇铁力木的大门板,一共做成了两张官帽椅和四张灯挂椅,全部以榫卯结合,每一张都是独板。而餐桌的材料是坤甸,据胡先生介绍,坤甸是粗线条的纹理,不能做细加工,尤其横向不能走刀,这点跟紫檀不同。于是,主人便把两块门板拼接成一张桌子,从而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用料厚实,桌子异常沉重,从楼下搬上来,就需要8个人一起抬。
餐桌上方是一盏深红色圆筒纱灯,内里一圈涂上金箔,花草的图案全部采用手工绘制,既不透光又能反光。这是胡先生专程从浙江买来,他告诉记者,当时看到当地出口的手绘墙纸,觉得非常漂亮便订制了几盏。靠墙一旁摆放类似中药铺里的樟木斗柜,几十个抽屉特别方便收纳;上面供奉着一尊普贤菩萨, 两张对称摆放的坐椅上,摆放一对仙鹤和蓝雀的五彩绣枕。男主人介绍,这是清代朝服上的方形补子。他在上海一家手工店里看到后,非常喜欢,便挑选了一品和九品两款,寓意头尾齐全。因为选料、锈工油漆精湛,据说每一个价值都在1000元以上。
书房:
西关风情掩趟栊 名家书画藏古今
书房满室藏品,随手拈来都是故事。
书房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所,入口设不设门,当时就让他大费脑筋。因为他不想弄成“不闻窗外事”的闭门书斋,怎样既保留传统的书香雅致,同时又具有现代的开阔大气呢?几经思索后,他突然想起了一副对联“趟栊门隔凡尘事,小院深锁数甲子”。西关旧宅的趟栊,用在这里不正是两全其美?其简朴古拙,还多了一份岭南独有的旧时风情。
在这个10多平方米的斗室中,靠墙摆放着两张越南黄花梨的宫廷凳,一张近2米长的方铁力木书台位居正中,旁边摆放一张清式的铁力木玉璧纹宝座,雕饰精致细腻,是早年胡先生从一位雕刻名家手中购得。对面墙上则挂着明代杨慎晚年所著《二十一史弹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乃台湾省狂人喻强亲笔挥洒的狂草,主人自嘲说,“少时偶遇始寻得,年近不惑方解味”。
桌面随意摆放一块镇纸,据说已经用了18年,是著名书法家周树坚篆刻之作。这里文房四宝都颇有来头,而书桌背后那一面巨大的落地柚木书架,更是收藏了许多古灵精怪的“玩物”。有从中山家具厂的旧床拆下来的潮汕镂雕狮子头,女人头盖骨式样的西藏法器,还有各种造型古拙、圆润秀雅的宜兴紫砂壶。他告诉记者,这种收藏把玩,只为保留自己对历史的一份敬畏和好奇。
阳台:
老水养鱼悠闲度日 船木茶台品味人生
几条红白相间的金鱼在碧水中游弋,像极了一幅写意的国画。
从餐厅槅门出去,便是一个小阳台。因为正处西晒的角落,胡先生特意挑选旧门窗拆下的泰柚作成玻璃槅门,据说水分蒸发后,暴晒也不变形。阳台正中摆着一个巨大的青花瓷鱼缸,男主人特意用火烧岩做了一个背景墙,水呈墨绿色,宛若一块明亮通透的碧玉,几条红白相间的金鱼游弋其中,让记者顿觉惊奇,胡先生哈哈一笑,便传授其养水秘诀:装上一盆清水,在阳光下放上一两个月,长出绿藻变成了老水。他说,“用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金鱼不会褪色。”
另一个大阳台摆放一张两米长的船木茶台,中间镶嵌一个农家石磨,洗涤茶水便从磨嘴流淌而下,下面用一个陶罐做承接。四边角落都摆放不同绿色植物,高低错落,旭日和风,顿觉心旷神怡。而整个地板是用侧板的坤甸船木铺就,据说,这种坤甸船木有细小的裂纹使用后会越来越旧,特别具有独特岁月沧桑感。在设计时,男主人将整个船木地板悬浮架空,用钢钉铆合,底下设计几条走水暗槽,如此一来,哪怕风雨如注,也不用担心积水浸泡,即所谓“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