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载:“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根据食物对人体生理上,病理上所发生的影响而作出的归纳。因此利用五味之偏,以调正脏腑之间的偏性,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证、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推迟衰老。一般可常用豆蔻馒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
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需要平补和润燥的药膳菜品。以下所列药膳适宜秋季食补。现介绍如下:
菊花肉片
配方:鲜菊花100克,瘦猪肉400克,料酒10克,黑木耳20克,莴笋50克,胡萝卜50克,姜5克,葱10克,鸡蛋1个,芡粉25克,盐4克,白糖15克,鸡精、味精各3克,素油35克。
功效:疏风,清热,明目解毒。
应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亦,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
制作:
1.将鲜菊花瓣用清水浸漂2小时捞起,沥干水分;黑木耳浸泡后去蒂头,撕成瓣状;胡萝卜、莴苣去皮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姜切片,葱切段。
2.将芡粉放入碗内,打人鸡蛋清(蛋黄作他用),加入清水适量,加入猪肉片,令其挂上浆液。
3.将炒锅置武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入猪肉片、料酒,炒变色,再下入黑木耳、胡萝卜、莴笋片炒熟,放入盐、味精、鸡精、鲜菊花即成。
耳炒鱼片
配方:银耳(干品)25克,瘦猪肉150克,莴笋50克,红柿海椒50克,料酒10克,芡粉25克,鸡蛋1个,姜5克,葱10克,盐4克,味精、鸡精各3克,素油35克。
功效:滋阴清肺,益脾和胃。
应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制作:
1.将银耳用温水浸泡2小时,摘去蒂头,撕成瓣状;猪瘦肉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红柿海椒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片;莴笋去皮,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姜切片,葱切段。
2.将芡粉放入碗内,打入鸡蛋清,放水少许,放猪肉片抓匀待用。
3.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猪肉片、料酒,炒变色,再加入银耳、莴笋片、红柿海椒炒熟,加入盐、味精、鸡精即成。
茯苓饺子

配方:茯苓20克,瘦猪肉400克,姜5克,葱10克,味精、鸡精各3克,芹菜300克,面粉500克。
功效: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应用: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
制作:
1.将茯苓去黑皮,切块,碾成细粉,过筛再碾成极细的粉;猪瘦肉洗净剁成细泥,姜剁成末;葱剁成花;面粉加入少量水,成面团,上面搭一层湿纱布待用;芹菜用沸水焯一下,剁成碎粒。
2.将肉泥放入盆内,加入芹菜、姜、葱、盐、味精、鸡精、熟素油、茯苓粉,拌匀成饺子馅待用。
3.面团醒好后,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然后包成饺子。
4、锅加水2800毫升,置武火烧沸,下入茯苓饺子,煮至饺子浮出水面5分钟,即可捞起装盘。
黑芝麻粥

配方:黑芝麻30克,冰糖15克,粳米120克。
功效:补益精血,润燥滑肠。
应用:适用于精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头晕眼花,肠燥便秘等。
制作:
1.将黑芝麻去杂质炒香待用;冰糖打成屑;粳米淘洗干净。2.将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8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冰糖、黑芝麻即成。
山药炸鸭翅

配方:山药30克,鸭翅400克,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芡粉30克,鸡蛋1个,白糖、酱油各15克,盐、味精、鸡精各3克,面包渣50克,素油1000克(实耗100克)。
功效: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应用:适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证。
制作:
1、将山药用大米微炒,碾成细粉,过筛,再研成极细的粉;鸭翅洗净,沥干水分;姜切末,葱切段。
2.将芡粉放入碗内,加入盐、味精、鸡精、料酒、白糖、鸡蛋清、酱油、姜末、葱花搅用,再将鸭翅放入挂上芡粉浆,待用。
3.将面包渣摊放在案板上,待用。
4.把炒锅置武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再把鸭翅滚满面包渣粒,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一个一个地炸完,放晾,再重炸一次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