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个三菜一汤,要在厨房里忙活差不多一小时,不是菜有多难洗、味有多难调,而是因为来来**跑……其实,这属于厨房动线没设计好的原因。动线设计得好,做饭走路少,烹饪也就会事半功倍了。
这次我们会从功能区设置、厨电安装以及厨房空间中的尺与寸三个方面,为大家直观地呈现厨房空间设计中的那些效率生活与设计美学,帮助大家做好打造实用高效好厨房的关键一步。
一、功能区设置
厨房的功能区主要划分为三大块:洗涤区、料理区和烹饪区。
这三个功能区的位置,可不是随意安排的。无论厨房是什么布局,面积多少,它都遵循科学合理的厨房动线设计,使其与日常烹饪流程完美搭配,避免走动太多,让烹饪更高效。
何为厨房动线?它是指厨房里从一个功能区到另一个功能区的活动路线,简单来说就是菜肴从食材到盘中餐的一整个过程中经历的功能区的顺序。在设计动线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做饭流程:
冰箱拿取食材——洗涤区清洗——操作区料理——烹饪区烹调——装盘待取——吃完饭洗碗
仔细想想,其实这与在机场的过程的原理一样。在机场,要经过“领登机牌——安检——候机厅”这样一个程序,这是一条按序设计的路线,旅客在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就越少,越能快速完成手续。那么功能区前后联系越紧密,走动越少,效率越高。所以,就要按照“取——洗——切——炒”的顺序依次设置。
Tips:也不要忽略使用者的个人习惯,比如习惯多用左手的烹饪者,就与习惯用右手的烹饪者的动线相反。
接下来看看不同厨房布局的厨房动线分别该如何设计。
1.一字型:洗涤、料理、烹调三个功能区在一面墙上依次排开。
优点:所有工作都在一条直线上完成,一条动线贯穿整个做饭流程,方便亦自在。
Tips:别忘了依照使用者的习惯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设置。
2.L型:以墙角为中心双向展开,洗涤、处理、烹饪形成一个自然的三角动线。
优点:避免来回反复拿取、清理东西,节省空间,提高效率。
Tips:可将灶台和冰箱布置在L的长边,清洗区布置在L的短边,注意L形的长边不宜过长,以免降低工作效率。
3.U型:以U型的凹处为洗涤区,从中双向展开,让厨房活动保证在三角形上。
优点:主人做饭转身即可,避免多绕圈子或忙中出错,多人操作也不会拥挤、碰撞。
4.双线型:功能区就贴紧两侧墙壁规划,储物区→清洗区→操作区→烹饪区形成围合式操作区。
优点:缩短各工作区之间的直线距离,这样会比一字型厨房更灵活。
5.中岛型:与U型厨房动线设计大同小异,也遵循以L的底部为中心双向展开的原则,让L型橱柜与中岛台形成工作三角。具体哪边设置水槽、哪边设置灶台,还要看岛台的功能性为定。如果岛台是操作区,那么洗涤区与烹饪区分布在L型的两边。
二、厨电安装
设置好各功能区,轮到各厨房电器就位。如今大部分厨电都是嵌入式设计,为我们的厨房省了不少空间,但即使这样,也需要按照合理的厨房动线,合理分配各嵌入式厨电的安装位置,才会让烹饪更有效率、烹饪过程更得心应手!
各功能区都可能会包含哪些厨电?
洗涤区:洗碗机
操作区:微波炉
烹饪区:燃气灶、油烟机、烤箱、蒸箱、消毒柜
除了洗涤区和操作区之外,烹饪区最为“拥挤”,太多厨电都想在此地安家……
不过也不是每个家庭的厨房里有这么多电器,我们就挑战一个最难的,以厨房拥有以上所有厨电为前提,看看该如何让它们各就各位。
安装嵌入式厨电的橱柜柜体分四类:地柜、中柜、高柜和吊柜。(五★为满分)
在洗涤区,如果觉得弯腰洗碗太累,可以选择安装水槽洗碗机,直接替代水槽安装,不占用其他橱柜空间,也无需改水电线路,还省了一笔水槽的费用。最关键的是,再也不用弯腰洗碗了。
在烹饪区,嵌入式灶具要安装于承重能力最好的地柜;油烟机安装于灶具上方,可以用吊柜包裹安装,也可以裸露于外,具体看业主的个人需求;灶具下方的地柜部分可以安装烤箱、蒸箱、消毒柜,三选其一,或者(也可以直接安装集成灶,就能节省吊柜空间,和此部分橱柜)。由于这几样电器都需要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环境才能安装,因此当灶具下的地柜“被占”,另外的两台也需要安装在与地面直接接壤的橱柜中下部。如果灶具下方安装的是嵌入式消毒柜,嵌入式烤箱和嵌入式蒸箱可以安装于中柜或高柜的中下部。
Tips:高柜与中柜越往上承重能力越弱,确保安装嵌入式蒸箱和嵌入式烤箱的橱柜承重能力均大于60kg。
在操作区,可以安装嵌入式微波炉,也可选择不安装,将其当作收纳空间。
三、尺寸的边界
效率工作做好,现在到了调整舒适度的环节——对部分橱柜厨电的细节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毕竟,想让厨房用起来更舒适,各种硬装设计的尺与寸就要有标准,不能想怎么装就怎么装。
此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个概念——人体工学,简单来说就是让厨房各个功能区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从而尽量减少烹饪者操作时的疲劳。
按照人体工学,我们总结了以下这些影响较大的设计尺度,作为参考。
1.走道:兼顾2人能够错肩顺畅走动,橱柜门打开不影响对面的墙面、橱柜或中岛台,建议宽度为90cm-130cm。
2.工作三角:除了一字型布局的厨房外,其他类型的布局均涉及到“工作三角”,水槽→台面→燃气灶,这个三角区的形状及周长影响厨房的舒适度和效率,三点之间相隔太远会来回走动太多,相隔太近会很拥挤。理想情况是,三点之间距离总长不超过6m,不同工作点之间的距离是90cm左右。
3.橱柜:橱柜高度要纳入人体工学进行考量。
洗涤区烹饪区地柜:洗涤区台面太低,洗碗会弯腰,烹饪区台面太高,炒菜就会耸肩。无形之中,给烹饪者的身体增加了很多负担。建议根据使用者的身高,量身定制高度,计算公式为:烹饪区高度=(身高÷2)cm,洗涤区高度=(身高÷2+5)cm。使两个功能区保持5cm左右的高低差。
吊柜:吊柜不需要安装电器,为避免碰头,深度一般在30cm-45cm之间。高度上,吊柜太低,身高较高的人易碰头;吊柜太高,身高较低的人拿放东西不便,利用率会降低。因此,吊柜的高度应该根据使用人的身高来确定,一般需要能够够到吊柜中间部位。比如,身高160cm左右的使用者,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到175cm左右的高度,那么吊柜底部距离台面50cm-60cm为合适。
4.油烟机:烟机安装好,油烟没烦恼。了解油烟机安装高度,先掌握油烟产生的规律:油烟产生都会经历“炸起—升腾—扩散”三个阶段,如果油烟机能够在“升腾”阶段将油烟拦腰截断,则可以第一时间将油烟吸净,防止扩散跑烟。
从功能区设置,到厨电位置的布置,再到设计中的一尺一寸,厨房装修里里外外都是学问。对于厨房空间的设计,我们要用“挑剔”的眼光、批判的思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