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石”和“踢脚线”这两兄弟,经常被各位宝宝们戏称为最需要改革的装修配件。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踢脚线。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有一个90后妹妹第一次装修,踢脚线也好丑,还需不需要装?如果到目前为止仍维持着这种90年代感的黑色瓷砖踢脚线,那当然是会……很丑。
但也没必要非追求无踢脚线做法。
大部分时候,也许人家只是装了踢脚线,却不易让人察觉。所以,还是得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装修风格,来考虑踢脚线这件事。东西虽小,却不可忽略。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到底要不要装踢脚线?
大部分宝宝坚持一定要装踢脚线理由很直观,也很接地气,就两点:
一压住地板墙角的缝隙
二防止脚踢或者打扫卫生时避免弄脏墙壁
而不要踢脚线的宝宝一般都属于相对前卫,并且以从事艺术设计类的为大多数。所以也更偏爱简约的冷淡风,去除一切繁杂冗长。不过理性一点,想想过日子的话,我们不妨仔细考虑一下什么情况下不用踢脚线是合适的。
瓷砖地面可以不用踢脚线
这当然是有前提的,比如:
你家是不是没有一位习惯用那种带水的大拖把拖地的老妈;
你是不是可以接受宝宝以及他的玩具对墙角的各种磕碰;
……
如果你暂时可以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可以接着往下看。这种不需要踢脚线的方式可能就需要油漆工多费点力,需要直刷到底。毕竟有了踢脚线的话,油漆工师傅省力不是一两点,最底下刷不平的地方用踢脚线一档就完事了。
现在倒要费工费时。
而地砖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则是用一款叫“东芝耐候胶”的日本胶就能搞定,某宝上就有。劳烦各位小主动动手指,自己去搜搜。说是防霉好打理,不少宝宝也把它用在马桶衔接处和台上盆边缘。
木地板最好要用踢脚线
木地板可不能像上面那么玩。曾经也试过木地板不用踢脚线,而是用了收边条!墙与地板的缝隙是搞定了。但其他问题来了。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收边条属于比较轻的材质,而且大多是用玻璃胶来做密封的,又不能固定在墙上。没有重量压住地板,踩到某些地板位置的时候,总感觉不平整,仿佛踩一头翘一头。
后来重新装了窄边踢脚线才算完事。
据说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木地板不用踢脚线这件事,目前还未实践过,叫做“地板塞墙大法”:沿着墙角,凿出一条小缝,把地板塞进去一点点,从外观看就像地板和墙面无缝衔接一样。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你或许要问,那地板有热胀冷缩的膨胀空间吗?放心吧,不要嵌得太紧就有了。
美式、法式和古典风格搭配踢脚线更有味道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美式风格里,踢脚线几乎是标配。那些年我们曾看过的网络美图,或者是美剧,几乎都少不了这个重要元素。
而在复古风的搭配里,饱和的颜色,古典的家具,在踢脚线完美的过渡墙面和地面分界之下显得更加得俏皮可爱。
至于其他风格,用不用踢脚线都不强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就好。
好看的踢脚线长什么样?
在给你们列举好看的的踢脚线之前,还是可以先了解一下踢脚线的材质。
实木/实木复合/密度踢脚线:精选名贵树材,彰显尊贵品位,装修效果好,可塑性强,强力推荐
木塑踢脚线:经济实惠,防水防潮,环保又百搭,最为推荐
拉丝不锈钢:防潮防霉,也有多色可选。
PVC踢脚线:木踢脚线的廉价替代品。外观仿木踢脚,通过贴皮或油漆出木纹,虽然便宜,但表层容易脱落。不推荐。
瓷砖:这种材质基本已经OUT了,不提倡也就不细说。
由此可得出我们可以选用的材质基本就是上面两种。
至于好看与否,有个知友就犯了难,于是就发帖求助:她只知自己家的踢脚线丑,却不知道丑在何处?
一眼就能说出的问题就有这些:
1、踢脚线和门框、墙、地面居然都不是一个颜色
2、长短那么明显的拼接是什么鬼
3,极简的空间里踢脚线光板比有凹槽纹路更适合
so,相对应的,我也会毫不吝啬地给出解决方案。不能说百发百中,但也能解决个八九不离十。
利用附近色
和踢脚线相交的无非就是墙面还有地面。那我们就都加以利用。比如下面这个就是用了与墙面色保持一致的方法。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与地面同色也是打了一张安全牌。(不过能用窄边就尽量窄边,宽边的话想想你老家的肉酱红就懂了)
这和你搭配衣服一个理,上下颜色相互呼应搭配在一起总不会出错。
与门框同色
定踢脚线时可以不和门一起整套购买,但是…务必要和门套保持颜色统一,厚薄统一。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不然,结果基本可以预见。
这里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本原则只适用于木色和浅色。
你还记得之前写过的一万块钱爆改吗?如图,门框和踢脚线该用肉酱红
还是白色,显而易见。
或者,用上今年最流行的鼠尾草绿,也是满屏的高级感。
选不好颜色是请用白色
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利用反差色,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其实是需要非常厉害的审美和颜色搭配功底,搞不好就变成了惊吓。
如果墙面和地面颜色都比较深,还是想使用反差色,踢脚线可以用百搭的白色啊。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照样能突出颜色的层次,起到空间分割的效果,也显得干净利落。反差色尚能驾驭。其他正常情况下,白色更是不会出错的选择。
能用窄的就别用宽的
能用薄的就别用厚的
杭州HAY家居店新开时,我发现他们用了不到4公分的踢脚线。并且,轻薄。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这种又窄又薄的踢脚线明显更精致、美观。
往后的装修就把以前那种8-20公分的踢脚线忘了吧,我们即将迎来了短小精悍的时代。
再来看看其他的图,你也会发现这一点。而且
越是窄边,越能显现出层高;反之,就会显矮。
最后,如果你仍对“宽而厚”有着不可描述的执念。广东的宝宝倒是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就是这种:
简约平板踢脚线。而在用色方面,请继续遵循上面的原则。
其实它就是把踢脚线内嵌,做到踢脚线和墙面平直。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这道工序基本需要你在前期就叫师傅挖好墙角。
这波操作之后,你家的家具就再不会因为踢脚线的问题不能完全和墙面贴合,而产生安全隐患了。同时,也减少了因不能完全贴合产生的卫生死角,一举两得。
踢脚线,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
踢脚线的功能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1.保护墙体
踢脚线能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得更加牢固,防止因外力碰撞造成墙体变形和损坏,或者被扫把、拖把等弄脏了墙面。
2.遮蔽电线、缝隙
由于木地板存在着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安装工人一般在地板与墙面之间的交接处留出缝隙,视觉上很不美观。有了踢脚线,就可以起到完美的遮挡作用。
另外,基于装修的需求,也有人也会将一部分线路藏于踢脚线里,各种网线、电线等与墙面融为一体,外观上更加简洁好看。
3.方便清洁
打扫卫生很容易不小心弄脏墙面,有了踢脚线的保护,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顾虑,令擦洗变得十分方便。
4.装饰作用
高颜值的踢脚线,令上下空间的过渡和衔接更自然,整体装饰和谐美观、浑然一体。

(图片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
踢脚线的替代
1.收边条
当我们不想装踢脚线的时候,可以用2~3CM的收边条来代替,虽然宽度比较窄,但也能起到使地面更加平整的作用。
2.涂水泥或防水漆
为了使墙体与地面结合得“天衣无缝”,还能更好的清洁,涂上与墙面颜色相近或更深的水泥、防水漆,能保护墙面不受潮,还能更好地装饰美化空间。
3.用密封胶
如果地面是木地板,你可以在接缝处填补密封胶。密封胶有防水隔热的功能,但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较小的空间。
4.隐藏踢脚线
用石膏板或各种饰面板压住地面,遮挡住地面缝隙,相当于整面墙都成为了“踢脚线”。
总而言之,踢脚线的功能显而易见,装得好,完全是给家居增添颜值,平衡了整个视觉空间。
(文章来源:孟氏木门供稿,侵删)